作者:刘璐 朱昊楠 浏览数:0
乡村振兴,产业先行。为深入调研兰陵苍山大蒜全产业链发展现状,促进大蒜产业高质量发展,提升苍山大蒜知名度,不断推动苍山大蒜“走出去”,7月11日-13日,威斯尼斯人wns579“小蒜头、大产业,打响出口金蒜盘”实践服务团来到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,开展大蒜产业调研。实践团以学院农业全产业链专业设置为特色,以丰富的中外农业专家资源为依托,以苍山大蒜出口为切入,以青年视角解读乡村发展,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。
大蒜是常见的食用蔬菜、调味品,具有解毒、消肿、止痢等药用功效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国,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蒜出口国,具有许多驰名中外的名优蒜种,苍山大蒜就是其中之一。兰陵苍山大蒜种植历史已逾千年,是在兰陵县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,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为定向培育而形成的苍山特有品种,是山东省传统名特蔬菜之一。
“合作社+特色种植”推动产业发展
苍山大蒜品种特殊,以其头大瓣少匀称、皮薄洁白、粘辣郁香、营养丰富、药用价值高等特点享誉国内外,已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。经当地政府牵线搭桥,许多知名企业与当地种植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,合作社负责种植和管理,企业负责技术指导,共同助力苍山大蒜产业发展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7月11日,在苍山西村“省派第一书记”许大伟的带领下,实践团队前往苍西裕隆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,通过参观农田、走访农户,调研大蒜种植生产过程。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,大大增加了一亩地年产值,让村民搭上经济发展“顺风车”,实现了集体经济与村民致富的“双赢”。同时,合作社与史丹利化肥公司开展战略合作,组织村民学习使用化肥,提高粮食亩产,一季度可获得1万多元营收,并在融资方面与银行对接,成立便民金融超市。这些举措不断整合了社会资源,降低了大蒜种植成本,提高了大蒜品质,助力当地土地增值、大蒜增产、农民增收,为大蒜“走出去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
7月12日,实践团队来到磨山镇西石良村种植专业合作社。经过走访座谈,队员们了解到,该合作社集种植、销售、咨询、服务于一体,坚持规模化种植、标准化生产、产业化经营、品牌化营销的发展道路,现有大蒜标准化建设示范区1000亩,建设了数字化物联网,实现了水肥一体化。合作社实行“分散种植、统一服务”,实施统一供种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采购肥料、统一品种、统一收获、统一销售等服务,推动了苍山大蒜产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,提升了苍山大蒜的品牌知名度,为苍山大蒜“走出去”提供了更充沛的机会。
高端化精细加工,拉长产业链条
目前,兰陵县有450多家蔬菜储存加工企业,年储藏加工能力100万吨以上,80%以上与大蒜有关。7月11日-13日,实践团队来到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、越洋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,调研大蒜生产加工现状。
兰陵新天地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聪告诉实践队员,要提高大蒜附加值,必须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,加大资金投入,提高企业参与研发的积极性。因此,在这几年的努力下,公司拥有了蒜片、蒜粉、糖醋蒜,蒜泥、蒜粒、腊八蒜等多种大蒜制品,出口到马来西亚、日本、韩国、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,大蒜出口额不断攀升。
在越洋食品有限公司,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,近几年,围绕规模和效益提升,企业淘汰了生物质锅炉,更新了脱水加工生产装备,脱水蒜片加工能力大大提升,用水量更是减少,大蒜制品不断创新。此外,企业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,建立了质量检测站,形成了大蒜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控网络体系,“苍山大蒜”未出家门就有了“绿色通行证”。
大力拓展销路,让“苍山大蒜”走向全球
苍山大蒜销往全国各地,并出口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、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谈到最先把苍山大蒜卖到全国各地、卖到全球各个国家,不得不提的是山东金亿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,其大蒜出口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75%。实践团队来到金亿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调研发现,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对于大蒜制品、大蒜规格的不同需求,企业认真梳理了不同国家的大蒜出口标准和要求,精心挑选出口大蒜,在产品包装、检测标准、出口报关、互联网销售平台等方面都做足了准备。
同时,在县委县政府政策引领下,当地产业协会组织企业与蒜农合作,蒜农负责种植生产苍山大蒜,企业负责收购、加工和销售大蒜及大蒜制品,形成了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产业链,由此推动原本自产自食的大蒜形成产业,走向全国、跨出国门,将苍山大蒜推向海外,推动了苍山大蒜的产业化发展。
打好金“蒜盘”,“蒜”好群众增收路,这就是临沂兰陵的致富经。实践结束后,团队成员认真整理调研结果,总结分析了苍山大蒜出口产业的优势和劣势,并提出了要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、延伸产品的精深加工产业链、完善电子商务平台、扩大出口销售渠道、加强产品研发、形成拳头产品等意见建议,为推进大蒜产业可持续性发展,助力苍山大蒜享誉中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相信不久的未来,苍山大蒜这张名片一定会深入人心,走得更远。